公司新闻
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都身着白色试验服却化身成了“豆腐西施”“豆腐潘安”,在摆满各种精密仪器的试验室里演出了“豆腐大战”。据了解,这场比赛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专业的学生建议的、面向全校低年级各专业学生展开的兴趣化学比赛,本年现已展开到了第二届。据资料学院辅导员吴科颖介绍,这项比赛旨在引导学生重视日子中的化学,在充溢兴趣的化学试验中掌握试验仪器的根本操作及试验原理,然后进步他们的着手才能,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本次比赛的裁判、资料学院大三学生梁渲祺对记者说:“其实做豆腐的原理很简单,便是让豆浆凝结成豆花后限制,但是在比赛中,要考察的是选手们对装备浓度和刻度的精准掌握,以及成型时对半制品水分的揉捏的力度,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成型的豆腐产值和质量。”
比赛了1个小时左右,各小组交出了他们的“豆腐”著作,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柱形,有的形状和市场上常见的豆腐块附近,也有的薄得像一张信用卡形状。比赛评委、化学专业教师徐森介绍说,在原资料、时刻、比赛规矩都相同的情况下,揉捏成型是个关键环节,徐森教师托起一块学生们完结的豆腐,悄悄点了下豆腐外表说:“像这种软硬度适中,呈现出较好的形状都是质量较佳的豆腐,”徐教师又指了下周围一块现已成了豆腐干形状的豆腐制品说,“这个便是由于成型时用力过大了。”
当谈到学生们亲手制造的“豆腐”是否能用来食用时,徐教师解释道:“由于试验室的仪器都曾做过有机化学试验,所以经过这样的仪器制造出来的豆腐不能够食用,不过学生们了解了相关原理和操作,今后仍是能够自己尝试做豆腐的。”徐教师还提到,“在我国,食物安全也愈来愈成为人们重视的敏感话题,咱们将决赛设定为克己豆腐,相同也是为了建立同学们的食物安全意识,对食物的制造方法有一个更深的了解。”